革命文物,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,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、激发爱国热情、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。中国文明网“文明之声·云鉴馆藏”专栏邀您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、纪念馆、党史馆等红色主题场馆,一起“打卡”红色地标,“云鉴”红色馆藏海西股票配资,汲取奋进力量。今天为您介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馆藏文物——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使用的油灯。
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
该油灯由灯座、灯盘、提手三个部件组成,灯座用一小段毛竹锯制,其下端带竹节,上端圆口削成斜形并锯有一个小口,灯座的内空可用来放置灯芯草,上圆周斜口与灯盘底部自然吻合,搁于其上;灯盘为铁质铸造,呈凹形锅状,在圆周上斜向突出一个短小的把柄,内盛清油或桐油和灯芯草,点燃即起照明作用;提手为篾片削制而成,插入灯座两侧圆周上所钻的小洞内,成一个自然的弧形提手,以方便手提着移动。
1968年,工作人员在茅坪管理维修革命旧址,征集革命文物。在维修和进行复陈列的过程中,得到谢池香之孙谢慕尧的支持,他将毛泽东在八角楼居住时用过的家具器物全部捐献出来,这盏油灯即为其中之一。这盏油灯,原为八角楼房东谢池香家的,毛泽东在八角楼居住期间,房东将油灯留给毛泽东使用。
井冈山斗争期间,毛泽东同志曾在宁冈县的茅坪八角楼办公和住宿海西股票配资,曾经在八角楼里写下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和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两篇著名的文章。这盏油灯用它那微弱的灯光,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发布于:北京市